Search

割痕常常是邊緣性人格障礙(BPD)的常見標誌。
BPD最常見的自殘方式是吞藥、割腕或是撞牆...

  • Share this:

割痕常常是邊緣性人格障礙(BPD)的常見標誌。
BPD最常見的自殘方式是吞藥、割腕或是撞牆等等
並且割腕時傷口多半不會深至致命
或是一刀刺進動脈(假若有即可斷定不是BPD)
BPD的自殘方式僅僅是從最淺的表皮
慢慢越劃越深
看見血珠流出時的病態性美感
漸漸的感覺到自己的存在
透過這樣來使憤怒感得到補償。

通常人們一聽到自殘馬上就會講出一些
「幹嘛傷害自己!」
「要愛惜自己啊!」
「身體是父母給你的欸,你這樣身邊的人多難過」
其實這些話並不會使自殘者不再自殘
反而只會覺得自己無法被理解
大家不會懂自己是什麼感覺
因為自己就是別無他法才會自殘的
還能怎麼做?
所以
關於自殘這件事情
不能透過禁止、脅迫、強求來戒掉或是改善
因為這樣反而會使自殘者感到更加絕望
更加的無所適從

角媽我以前也會自殘
(應該說現在也會,只是以前是割腕,現在是發狂的狀態才會捶自己等等)
那我自殘這件事情角爸從來沒有要求或限制過我
但我知道他會心疼、會害怕
也會在意
於是我是自己慢慢轉化的
這不是他說停下來我就能停下來的事
除非雙方的溝通與關係得到改善
或是轉化成別種形式
我初期是想透過溝通來改善的...
但當時溝通多次仍然無效
我就開始尖叫
後來尖叫也是不被接受的哈哈
所以我就又再經歷了更加嚴重的指責與要求改善
我的各種自殘症狀反而變得更嚴重了
就延伸出尖叫、發狂、撞牆、破壞各種東西等暴力行為
(簡單來說,這就是當這些形式不能被接納或是包容時,反而會變本加厲)

那麼割腕是因為壓抑情緒而產生的生存手段
因為仍然想與對方在一起
仍然想繼續活下去
仍然想繼續過每一天
所以自殘。
(一般人應該無法理解為什麼這樣要自殘)
但不能理解不代表就是可憎的行為
雖然確實,這樣的行為對自己不好
對身邊在乎自己的人也不好
所以我們還是盡量想辦法去轉化它

第一個就是嘗試溝通
通常是因為無法與親近的人對等溝通
與被體諒和理解
才會導致情緒壓抑而自殘
那溝通盡量可以選在雙方狀態良好的時候溝通
不要等到吵架的當下才想溝通
因為那個時候雙方都有情緒
要能夠傾聽與理解的難度又更大了
(我以前就是用錯方式,我都在有情緒的時候嘗試溝通,結果慘不忍睹哈哈)

第二個就是增加抒發的選擇性
可以在覺得壓抑或是不被理解而想割腕時
帶著紙跟筆進去廁所(或房間)
寫下所有內心想說卻不能夠被理解不能被聽見的話
「為什麼你就這麼不在乎我?我想跟你好好說話你真的都不願意聽嗎?....」等等
寫完之後
或許就不用割腕了
也可能只需要割淺淺的一刀就好了
其實這就是循序漸進的進步
只要有進步都是好事
慢慢的就會越來越改善

第三也可以選擇用剪頭髮、撕衛生紙、摺紙等等
假若非感到疼痛不可
也可以選擇握冰塊等方式

當各位遇到身邊有人會自殘時
請不要使用責備、指責、強迫、禁止的
首先要改善的都不是他自殘的這個行為
而是他究竟遇到了什麼問題
他遇到的問題解決了
他才能得到改善
因為不是只有人會自殘
動物也會自殘
鳥也好、狗也好
缺乏關心
缺乏愛
被冷落
感到壓力
都會自殘
鳥會拔自己的羽毛
狗會吃自己的糞便
很多動物都會有這些反應

所以
如果各位真的希望自己能夠幫助到自殘者
首先就是不要去指責他的行為
不要說「幹嘛自殘!吼!為什麼要虐待自己」
而是要說「還好嗎?需不需要我聽你說說?」
即便人們可能會覺得自殘這種事情是人可以選擇的
確實,但是
正因為其他的選擇都是更不想選的
(離開伴侶、自殺、毆打對方等等)
因為伴侶無法溝通無法體諒而傷害了自己
但自己並不想傷害對方而只能使用壓抑的方式自我傷害
覺得渴望得到對方的關心否則真的活不下去
但對方始終不能理解為什麼自己的關心對他而言還是不夠
那自殘者也無法說服或是使對方理解自己的需求
也只能從而選擇傷害自己來填補憤怒與無法被填補的需求
這就是為什麼會有人選擇自殘
因為壓抑的情緒無法被接受也無法被理解
自己也沒有其他方式能夠排解這些壓力

那麼
如果可以的話
最好的方法就是身邊的人願意傾聽他的內心,並且願意包容與認同他的痛苦

如果真的不行(比如身邊的人還尚未學會同理心的思考與溝通該如何做到,或是身邊自己依賴的人始終都無法體諒)
那自殘者可以自己練習轉化成其他,雙方各退一步商量好的其他抒發形式來抒發(打沙包、寫文字、繪畫等等)

希望這篇文章能夠幫助到自殘者本身以及自殘者身邊的人~

—————————————-
延伸閱讀

如何與邊緣性人格障礙溝通:https://youtu.be/sEjA2TWNiSs

插圖的繪製過程有上傳到我們社團哦歡迎加入: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323265491353712/?ref=share


Tags:

About author
not provided
我們是一家四口 角爸是個塔羅師 角媽是個自由藝術家 育有兩子 角媽本身是重度邊緣性人格障礙患者 所以可能多半都會分享關於邊緣性人格的經驗與故事 歡迎大家訂閱我們的Youtube頻道喔
View all posts